首页

国产SM在线

时间:2025-05-29 18:52:18 作者:中国教育学会区域教育创新研究分会成立 浏览量:13911

  中新社郑州9月17日电(记者 韩章云 孙自法)纵观古今,人类与河流关系密切,尤其是四大文明古国,均诞生在大河之畔。大河与人类有何关系?大河文明之间有哪些共性?大河流域文物古迹该如何保护传承?9月17日,在河南郑州,出席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的中外学者就上述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。

9月17日,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。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摄

  此次论坛以“文明交流互鉴·发展共创未来”为主题,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、人民日报社、国家文物局、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,邀请中外嘉宾约360人,也是一次就世界大河流域文明起源发展等进行研讨交流的国际论坛。

  大河与人类有何关系?在印度德干学院原副校长、教授瓦桑特·辛德看来,河流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、自然资源,为文明的孕育提供了基础。例如古埃及文明、古印度文明等均诞生于大河之畔。

  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院高级院士、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克里斯多夫·埃凡斯也赞同此观点。他表示,河流是文明的摇篮,为农业生产、人口增长和交通运输提供了必要条件,促进了文明的产生,这些是世界大河文明之间的共性。

  孕育文明的大河流域往往也有众多古迹,例如享誉世界的中国长城、埃及金字塔、印度泰姬陵,因此大河流域的考古发掘、古迹保护备受关注。

  从事一线考古工作的瓦桑特·辛德认为,对大河流域的古迹进行发掘,其实是古代与现代的互动,人类需要通过找到古迹去重新认识古老的文明,在这个过程中更需对古迹进行保护。克里斯多夫·埃凡斯也提出,在对大河文明的相关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,要注重发掘与保护的平衡。

  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大河流域的文明有何异同?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表示,黄河、长江两条大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贡献巨大,孕育了连绵不断、兼收并蓄、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,并且5000多年未曾断裂。他举例,中国文字从甲骨文传承至今仍在使用,这与世界其他文明有着鲜明的不同。

  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看来,黄河在孕育中华民族的主根主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黄河流域地理环境、自然条件优越,大量人口在此繁衍生息,中华文明早期的农耕文明在此诞生,这与世界其他大河文明形成初始有相似之处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2024国家大剧院打击乐节将拉开帷幕

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欧阳常林回顾了他同琼瑶的交往与合作,他表示,琼瑶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,以其优美的文字与生动的人物触动了广大读者,这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。

(身边的变化)从市场之变,看中国之变

日前,东湖高新区(又称“中国光谷”)发布2023年建设武汉新城“成绩单”。其中,武汉新城中轴线十大标志性项目全面启动;光谷科学岛“一纵两横一环”骨干道路连网成环;开通国内首条城市空轨以及地铁19号线、有轨电车L3线路;电力增容45万千伏安,建成停车位1.5万个,完成6.1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。

东西问·汉学家丨匈牙利汉学家尤山度:匈牙利文化的独特性来自于东方根基

“一年春作首,万事行为先。”吴扬表示,南沙将比学赶超、勇挑大梁,全力推动南沙高质量发展更加出彩,为全国、全省、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92年,它们什么都记得

“彩虹益路”助学活动还为每个学生建立专属档案,对大学生涯每个阶段的学习、思想和生活情况进行详细了解,从生活上进行关怀,心理上予以开导,职业规划上予以指导,真正提供从入学、学习到就业提供一条龙的帮扶和服务,从成长到成才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和指导,精细化展开帮扶。

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公布 制造业占66.4%

现场专家评审团从科学性、通俗性、创新性、艺术性四个方面对决赛作品进行综合考评,并提出相应修改意见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焕乔在总体点评中表示,参赛作品主题鲜明、生动精彩,用软科普讲述了硬核科技的故事,让人回味无穷,让他感受到了浓厚的科技氛围,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创意与追求。他说,科学是博大精深的,解读科学概念和普及科学知识的方法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,希望未来涌现更多深受大众喜爱的科普作品,让硬核科技知识软着陆,营造核能发展的良好氛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